苜蓿适应性:
苜蓿喜温暧半干旱气候,日均温度15-20℃最适生长。高温高湿对苜蓿生长不利。苜蓿抗寒、抗旱性强,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沙士、粘土均可生长,但以深厚疏松、富含钙质的土壤为适宜。同时,苜蓿具有一定的抗碱性。
栽培技术:
1、整地:整地前要求施足底肥(农家肥、有机肥、复合肥都行,不要用氮肥做底肥),深耕土层,精细整地,做到上虚下实,不能陷脚;土地干旱时,要先浇足水再翻整土地,趁土壤墒性良好时,及时播种。
2、播种:,春、夏、秋播种均可,以春、秋最好。播种方式有条播和撒播。条播行距20-25厘米,播深:粘壤土1-1.5厘米,沙土壤2-2.5厘米,播种量:条播每亩1.25-1.5公斤、撒播每亩2.5-3公斤,播种前可晒种1-2天,有杀菌、出苗快等作用,播种后,要覆土并适当镇压、保好墒情,注意:粘质、半粘质土壤播种后不要大水灌溉,更不要在大雨前播种,以免苜蓿初芽被拍死。
3、田间管理:苜蓿幼苗生长缓慢,易受杂草侵害,应及时用专用除草剂防除。在干旱季节、早春和每次刈割后浇水,对提高苜蓿产草量效果非常显著。
4、收割:在山东地区每年可刈割4-5次,一般亩产鲜草20000斤左右,通常4.3斤鲜草可晒制1斤干草。晒制干草应在初花期(10%植株开花)刈割,刈割高度以5-8厘米为宜。最后一次刈割应在初霜期前一个月进行,否则影响苜蓿的安全越冬。
营养价值和利用:
苜蓿以“牧草之王”著称,不仅产草量高,而且草质优良,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粗蛋白质、维生素和无机盐含量丰富。蛋白质中氨基酸比较齐全,动物必需的氯基酸含量高。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15-25%,相当于豆饼的一半,是玉米的2-3倍,赖氨酸含量为1.06-1.38%,比玉米高4-5倍。苜蓿适口性好,各种畜禽均喜采食。无论是青饲、青贮或晒制干草,都是优质饲草。利用苜蓿调制干草粉,制成颗粒饲料或配制畜、禽、兔、鱼的全价配合饲料,均有很高的利用价值。
若直接用于放牧,反刍家畜(如:牛、羊)会因食过多而发生膨胀病,所以鲜喂时注意:要少喂、晾晒一天或混合其他牧草再喂,因此,在放牧草地上提倡用多年生黑麦草、菊苣与紫花苜蓿混播,这样既可防止膨胀病,又可提高草地产草的饲用价值。